奥运营销_奥运营销项目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奥运营销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1.����Ӫ��

2.联想的营销理念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进行营销组织的?

3.奥运营销的奥运营销面临的挑战

4.从李晨领跑说起,奥运营销中有何奥秘

5.海尔的奥运金牌希望计划体现了哪种营销管理哲学或观念

6.把钱投到奥运会上去做营销,到底值不值得

奥运营销_奥运营销项目

����Ӫ��

       “奥运会,就这么结束了,有点失落...”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心声了。短短半个月,追着各种赛事动态,见证着那些荣耀与奇迹,共同经历着喜悦、骄傲、遗憾、质疑等复杂情绪,毫无疑问,这段日子奥运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摇篮”。微博数据显示,奥运期间相关话题量超过4252亿,网友互动量较上届里约奥运会提升了15倍,共诞生3462个热搜。特别在抗疫语境下,竞技 体育 所体现的团结、拼搏与尊重也给予了普罗大众生活的信念。

       复盘本届奥运,变革之中看到了哪些新趋势?趋势之下,品牌又该如何抓住机遇?TOP君有幸与iPlus艾加营销CEO罗小亭、时趣华南副总经理Hill两位行业专家聊了聊,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五年变革,窥探奥运营销未来之势

       一是运动员形象立体化。随着 社会 的进步与民族自信的崛起,奥运的舆论场不再是“唯金牌论”。从“全红婵的愿望”到“国乒喜剧人”,观众视野正从运动员的战绩延伸至其背后的故事,运动员的形象不再如以往那样刻板化,而是变得更加丰满与立体,回归真实与人性。

       运动员微博话题趋于立体化

       延展至营销侧,罗小亭认为这种趋势也让营销的机会点、结合点更加丰富。过去,运动员代言人更多还是一种代表荣耀的符号,策略上还比较标板化。“如今,品牌可以连接到运动员的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更多面,除此之外,新一代运动员与老将也是不一样的,你去打造他的时候就一定不能用标板化的形式去做,而是将其本质、真实的一面挖掘出来,这些都可能是与品牌的结合点,”罗小亭说道。

       二是营销策略理性化。当数据技术为营销插上理性的翅膀,奥运营销的决策也在趋于科学化与精细化,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品牌开始思考 体育 营销与品牌建设之间的战略关系。

       “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已经从战略格局去考虑了,将 体育 营销作为品牌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板块,而非仅通过几个奥运冠军 或奥运项目来实现市场占有率或者销量的增长,奥运更多是品牌建设上一个比较科学的路径探讨,”Hill表示。

       显然,即便经历了去年的停办与延迟,品牌对 体育 营销的期待并未消减。从PEST模型出发,Hill认为中国企业的 体育 营销正经历一场从战术层面到战略层面的迭代。

       因此,从各个维度看,品牌对 体育 营销的投入将持续深化,并且未来的打法也将更加系统化、精细化。

       三是媒介触点多元化。碎片化的媒介环境下, 体育 营销方式势必更加多元化。

       在这方面,罗小亭深有感触,“从媒介策略来说,以前TVC在央视播了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品牌的营销方式也很单一,不外乎通过央视冠名或赞助了某个队或者某个 体育 明星,拿到IP就好了,但是今天整个媒介被分裂成了各种散点,有电视上的TVC、热搜话题,包括短视频以及朋友圈等各种渠道,这些散点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孤岛,今天如果再做一场 这种级别的营销,挑战就大得多,品牌需要去织成一个网,在一个顶层策略之下,通过创意、媒介与话题把这些点有效地串联起来。”

       奥运营销,不可全权指望借势

       2018年,华帝在世界杯的对赌退款曾一度刷爆全网,并就此出圈,成为很多品牌的效仿对象。3年后,东京奥运会上,一位印度举重选手赛后采访时开玩笑说拿到银牌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吃一顿披萨,达美乐披萨火速反应,在Twitter上庆祝,并承诺为其提供终身免费披萨。而事实上,这件堪称今年奥运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却并未如以往那样产生巨大反响。

       海外达美乐披萨满足印度举重亚军想吃披萨的愿望

       同样,我们看到给奥运冠军送房、送商铺,运动员夺冠甚至破纪录后发放优惠券、免单等借势行为也不再“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营销趋于理性,这些借势行为能否打破时间的限制,沉淀至品牌资产中?品牌究竟怎样借势才能将转瞬即逝的热点效应转化为长效影响?

       “针对热点事件进行美誉的加持与善意的表达,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一种本能反应,”Hill认为,“在过去野蛮生长的时代,品牌通过借势营销可能一下子就出圈了,但如今这个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咬合已经非常紧密,借势营销更多是基于战术的应急反应,如果只是善意的表达,为了体现企业风度是好的,但如果将企业的竞争格局寄托在应急化的打法上,则是非常危险的。”

       同样,在罗小亭看来,借势营销更需要与品牌内核真正的结合,短期的投入、盲目的追随都有可能会淹没在奥运营销市场中,“因为你会觉得很多创意都是一样的,如果只是追热,品牌就会很容易忘记初衷,陷入不停校验对错的迷茫之中。”

       那么如何让借势营销拥有长效沉淀能力?从与二位的交流中,有两点可以值得思考。

       首先是做到有共振的借势。本质而言, 体育 营销应是长期性的品牌资产累积,其最核心的关联也应是品牌特有的精神内核,因此从品牌底层资产出发,找到独特的结合点,延展出的奥运创意才能独一无二。如罗小亭所言,“借势其实就是奥运语境下品牌场与国家场乃至世界场的共振点,能够产生共振才是真正的借势。”换言之,借势中的“势”不应只是场景与热点,而是一种精神的势能,否则仅凭流量曝光无法达到情绪的爆发式共鸣。

       其次,借势只是一种加持。如上文Hill提到的,借势营销可以是品牌建设基础上的锦上添花,但不应当做主流策略或是改变企业对既有市场的投入和把握。“例如企业整体的格局中,渠道产品的构建、营销体系以及细分市场的开拓做到了七八十分,如果有奥运的情况可以做一些加持,”Hill表示,“现在已经越来越忌讳消费型营销了,未来营销的本质还是扎扎实实对市场、产品及细分人群的研究,是一个非常考验基本功的过程。”

       应变之策,五大层次穿透未来 体育 营销

       从标板化到立体化,从盲目到理性,从集中化到碎片化,立足于奥运营销的趋势与热度之上,品牌应如何玩转未来 体育 营销的竞技场?结合罗小亭与Hill的建议,我们由宏观至微观梳理出了五大层次,供品牌参考。

       第一层:战略层

       三星一位高管曾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来形容其 体育 营销战略,耐心且持续的投入曾让三星在奥运营销中获得了极高的回报。因此,当 体育 营销纳入企业战略高度时,才会对品牌资产产生长效沉淀。

       长期规划上,罗小亭认为, 体育 营销战略一定要跟企业3-5年内的品牌定位、生意业务紧密联系,企业需要确保通过 体育 营销所辐射的人群一定是未来的核心受众,甚至共同经历代际成长。有了清晰的战略指导,战术与执行层面才能齐心协力,实现营销目标。

       此外,在Hill看来,企业对 体育 营销的投入也不能脱离竞争格局,“中国企业需要知道面对竞争市场的核心发力点在哪里,如果是同质化竞争的市场,精神层面的宣导对竞争的赋能会很明显,如果是产品研发决策竞争的市场,可以通过冠军定制款等方式加强竞争优势。”

       第二层:文化层

       文化层包括品牌的精神内核与奥运、目标受众的契合点,以及代言人与品牌人格的契合度等。

       一方面,在DNA层面品牌需找到与 体育 精神的共鸣之处,另一方面更要在受众层面产生强关联。“例如一些品牌强调美与艺术的, 就不一定要去讲 体育 的拼搏进取精神,艺术体操或奥运中的美感相对更适合一些,”Hill说道。

       如宝洁在过去几届奥运会中一直主打得“感谢母亲”系列就成为国外主流社交网站分享次数最多的奥运主题广告,今年东京奥运会发布的Love Leads to Good也是延续了这一主题。

       /x/page/m3265kjdbrj.html

        宝洁东京奥运会品牌短片 Love Leads to Good

       另一方面,代言人合作也需要符合品牌人格,特别在运动员形象立体化的趋势下,其故事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等都需要做大量研究,实现与品牌的衔接,“如果没有这种衔接的话, 所有说的话都是很空洞的,比如某某企业赞助了什么, 这种话在视频化信息时代,其实是没有力度的,”Hill表示,“代言人的日常细节、真实的场景植入都可以是品牌未来下功夫的地方。”

       第三层:策略层

       策略方面,不同于过去资源集中的年代,“一石击破水中天”,罗小亭认为如今的 体育 营销更应是矩阵式的,从一个精神内核出发,通过多个触点并联,在动态的奥运赛事中打出网状式情绪爆发,并后续产生资产沉淀。

       例如今年奥运TOP君就被泸州老窖的“为中国荣耀干杯”洗脑了,仔细回想一下发现,其实泸州老窖不止投了央视的TVC,在朋友圈广告、微博热搜话题、地铁,乃至腾讯自制的奥运节目《我家有冠军》中其实都有它的身影。从央视做大曝光到节目中的场景植入再至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最后做资产沉淀,这一系列策略配合就非常清晰。

       第四层:创意层

       创意是品牌精神的具象表达,找到品牌与受众的交汇点的同时更需要与产品、场景、媒介、热点去做紧密协同。

       同样在泸州老窖发布的奥运短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其精神内核“为中国荣耀干杯”的投射。例如将打乒乓球、跳水和举重过程中的动作分别与酿酒技艺相呼应,在奥运被迫延期的语境下,十年磨一剑的运动员也如陈年美酒一样,在奥运赛场上一鸣惊人。

       此外,广告中赛场上的拼搏碰撞也是“干杯”的象征,在庆祝胜利之时,赛场上没有了以往的掌声与喝彩,而此时的“干杯”则为无数观众打开了一个情绪出口,实现共振。

       泸州老窖东京奥运会央视TVC

       而在热点方面,泸州老窖也与赛事热点、运动员背后故事做结合。例如在乒乓球中日对决舆论热点上,推出朋友圈广告,利用手势互动解锁,而后屏幕炸出庆祝彩带与红包,沉淀至小程序资产。而在《我家有冠军》的节目植入中,奥运冠军的家庭、心愿等话题也频繁挤上热搜,与冠军家人、网友共同为荣耀干杯,实现品牌精神内核的串联。

       第五层:预测层

       相比于其他领域, 体育 赛事是动态的,虽然赛程、名单早已确定,但输赢、热点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如此一来,品牌赞助更像是一场“赌博”,代表团队的表现、网络声量似乎成了一种运气问题。

       正因如此,罗小亭认为,预判能力才更加重要,“我们有一个团队会专门去研究入围名单,谁会稳拿冠军,谁可能会有风险都会有预判,然后做双份备案,这样实时海报这些物料就能最快发出去。”

       当然,除了冠军人选,预判能力还包括运动员个人的立体线,如哪些运动员的精神、故事更能引起全网共鸣,“做完了一套故事,就回去等着这一轮战场开打,而且一定是抢上热点去打的,”罗小亭说道。

       此外,预判能力不止在 体育 方面,舆论热点与热搜话题也需要提前埋伏,此时团队中的动静配合非常重要。“在做泸州老窖的案例时,我们有两个团队,一个团队根据预判提前做好策略,另一个团队则是实时抓热点,在《我家有冠军》中,每一期现场连线完都要预判哪些词能火,最后哪个推火了整个营销团队无论微博微信全都围绕着一个点去打,品牌传播各方面就起来了,”罗小亭透露。

       结 语

       从唯金牌论到民族自信,从纸媒、电视机至网络直播,从冠军符号到人性真实,毫无疑问,奥运见证了太多时代的进步,对 社会 乃至全世界也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因此,未来的奥运营销更是品牌激烈的竞技场,从战略层面出发,瞄准趋势,实时调整,协同多元创意、媒介矩阵打造理性、科学的营销策略才是未来之道。

联想的营销理念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进行营销组织的?

        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就有私人和公司的赞助,第一届的资金来源有:会员费、门票、顾拜旦(d eCoubertin)和其他捐助者捐助, 其中George 给予了很大的资助,他认为奥运会的复活有助于提升希腊在海外的形象。柯达公司从第一届就开始赞助奥运会。IOC 的知识产权收入从该届就有,本届奥运会共发行12张纪念邮票,虽然数量很少,但是知识产权的授权使用是现代奥运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销在第二、三届奥运会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为了配合当时的巴黎和伦敦世博会,奥运会会期延长到5个月左右,与世博会同时举办和过长的会期削弱了奥运会本身的影响。1908年的奥运会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缩短了会期,但营销工作也没有很大起色。

       正式规范的赞助开始于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瑞典公司买断了奥运会的独家摄影和纪念物发售权。

       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商业广告(户外)开始盛行,负面影响也很大。1924年巴黎奥运会室内广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因为IOC从此禁止比赛场地内广告。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第一届严格意义上按照商业原则运作的奥运会,并且首次出现盈利。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由于纳粹的影响而成为一届争议最大的奥运会,但是从营销的角度看本届奥运会首次出现电视转播,虽然当时是免费的,并且观众也仅限于柏林的很少市民,但电视转播权已经是现代奥运会举办资金的最大来源。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组委会说服英国广播公司(BBC) 花费3千美元取得电视转播权,这是首开收费电视转播权的先例。

       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始国际营销方案,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赞助了资金和实物,包括运动员食品和获胜运动员的鲜花。同时,首次发行奥运会纪念币,其发行收入占1972 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组委会收入的52.8%。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IOC 开创了特许授权,Olympia商标授予一家烟草公司,取得了第一笔100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Seiko-Epson公司将其全新的石英技术用于比赛计时。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开始使用彩电直播,电视转播收入大增。IOC 开始考虑在1972年奥运会与东道国、国际体育联合会 (ISF) 、东道国组委会 (NOC)分成,1972年慕尼黑运动会开始由专业代理机构来开展营销,到1976 年蒙特利尔运动会有 628 家赞助商提供了七百万美元。

       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是营销最不成功的一次。由于苏联禁止商业广告,此次奥运会没有一家本国赞助商,只有少数几家国际品牌赞助。

       总的来说,1980年以前的奥运营销还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完善的整体营销方案,加上举办的巨大开支,政府需要大量投资,举办奥运会带来的沉重的财政负担导致各国申办热情不高,现代奥运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由于举办奥运会的开支不断上升和莫斯科、蒙特利尔奥运会巨额亏损,萨马兰奇在1980年当选为新主席后,开始强调营销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性。IOC开始制定完整、透明的奥运营销方案,制定了一系列营销政策使得IOC和东道国都有利可图,同时使奥运会摆脱了困境,成为各国争办的赛事。

       1983年成立了新资金来源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际奥委会营销委员会,全面负责奥运会的营销,受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领导,在其下设立了协调委员会,负责实施营销委员会制定的营销原则和方案。奥运会营销的目标是保证奥运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增强IOC的独立性。奥运会营销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特许赞助商计划、电视广播权、特许授权和门票收入。

       TOP 计划实施使IOC 与其合作伙伴开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 (1985)。这一计划直到今天未做根本性改变,使IOC 和其忠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共同享有奥运会带来的收益。国际奥委会首次对赞助商分类管理:分为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商和特许授权商,不同层次的赞助商给予不同层次的企业参与奥运会的赞助提供了可能,同时使赞助收入大幅度增长。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将赞助商严格限制在30家以内,只选择一流的超级企业,每种类型保留一家;赞助额最低线为400万美元,赞助商获得了在某类商品上对奥运会无形资产的独家使用权,结果,大大激化了同类公司之间的竞争。可口可乐饮料公司出资1260万美元,压过了百事可乐公司。日本的富士胶卷公司出资700万美元,取代了柯达公司,成为奥运会专用胶卷,一举打入美国市场。

       电视直播使奥运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盛事,1984年的电视转播覆盖156个国家超过25亿观众,目前电视转播权收入成为IOC营销最大的收入来源。在电视转播权的出售中,尤伯罗斯采用了招标的办法。此前电视转播权收入最高的首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不过1.01亿美元,洛杉矶奥运会因为前苏联等一批国家抵制,原先估计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很难超过莫斯科奥运会。但投标中,仅在美国就卖出了2.25亿美元的天价,加上其他地区,总进账飙升到2.87亿美元。

       特许授权使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得到广泛的商业运用,在1984年奥运会上出售有奥运会标志的商品给组委会带来2.15 亿美元的收入。

       随着奥运会吸引力的与日俱增,各国争相举办。新的营销手段不断涌现,奥运会营销面临的是如何避免过分的商业化,尤其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过度商业化受到广泛的批评,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和运动的纯洁性的同时,还要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来举办奥运会,是各国组织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奥运营销的奥运营销面临的挑战

       一向的营销理念联想奥运营销之路 胜在理念与坚持

       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人们就已经有了将体育与营销相互结合的意识。奥运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瞩目,其中更是蕴涵着无限的商机。而借助奥运之机,打造黄金品牌,进行营销突围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个千载难缝的机会。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那一刻起,新的一轮“奥运营销”便已经拉开了序幕。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全球化的机遇。不过对于许多中国企业而言,由于从未有过“奥运营销”的经验,恐怕这条路显得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走。

       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其正式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是奥运历史上首次获此资格的中国企业。

       直至现在,联想的奥运营销之路已经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联想自赞助奥运后其知名度从62%提高到了68%,品牌美誉度从53%提高到了62%,联想的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307亿元到目前已经提升了200多亿。

       联想成功的“奥运营销”战略为许多中国企业作出了榜样!不但如此,联想希望借奥运会加快其国际化步伐的目标也得到了有效的实现。

       将奥运文化与品牌相融合

       传统的赞助与冠名方式是“奥运营销”中最直接并且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如今运用得最多,投资巨大的方法之一,这种方式被一些大企业所用,如可口可乐、VISA等知名品牌。而联想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出了将奥运文化与品牌融合的理念,这是其“奥运营销”战略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几年来联想赞助奥运会,我们总结出,一个企业如何做好策划,使奥运的文化内涵与自己品牌有很好结合,就能(在营销上)有很好的收获。” 联想集团负责奥运营销的副总裁李岚表示。

       从2007年开始联想的“奥运营销”战略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传统的广告投入以外,众多围绕奥运的活动逐渐开始启动。联想的火炬传递计划、全球奥运冠军计划、千万客户回馈计划等都意味着联想的“奥运营销”进入了一个冲刺阶段。而奥运火炬“祥云”的夺魁,更是将联想的“奥运营销”带入高潮。

       奥运火炬“祥云”

       “按照北京市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数据,从2004年到2006年,联想品牌在拿到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成员的这段时期,品牌价值从307亿元提升到了607亿元,今天联想设计火炬的发布,也许让这个价值又大幅增值了。”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如是说。

       而通过近期联想公布的2008年“奥运营销”战略,包括奥运倒计时及系列奥运公益宣传,奥运联想千县行、奥运百城巡礼、奥运科技快车等全国巡回活动等等。我们不难发现,在秉承奥运文化与自身品牌融合的理念的同时,联想更是将自身的渠道及推广策略引入其中。

       真正的奥运营销与品牌精品打造过程,除了赛事本身以外,如何能借用奥运资源,结合自己的产品创造出一种“本土奥运文化”,也很重要。

       营销活动联想推万元高端游戏PC 价值营销理念成功落地

       2008年10月13日,在奥运倒计时300天的日子里,联想迄今为止最高端的家用PC--锋行King在京正式发布。至此,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史上最牛PC”在经历一个月的观望与揣测后终于高调现身。从其史无前例的超高配置、无敌的综合性能、独创的外观设计还有不菲的价格来看,联想锋行King无疑树立了中国高端PC的新标竿。

       “史上最牛”电脑叫价近4万元

       目前,联想锋行King接近4万元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一辆小排量汽车。此前,联想顶级台式电脑最高大约2万元,锋行King的问世将此价格上限拉高了一倍。

       不过,让记者好奇的是,被联想称为“史上最牛”的电脑究竟配置了哪些部件,敢叫出让人瞠目的、相当普通电脑10倍的价格呢?据悉,该电脑处理器采用了英特尔当前国内最高端的家用4核CPU,核心频率为2.93G,拥有8MB超大二级缓存。此外,4G DDR 800超大内存,大到1T的海量硬盘,高性能独立显卡Geforce 8800ultra,5ms极速响应的22英寸宽屏大液晶显示器,都是豪华电脑的标配,满足玩家的游戏需求。此外,同时考虑到用户和电脑的“健康”,还采用了联想特有的智慧温控调节技术,纳米防辐射涂层、智慧降噪技术等。

       当然,作为人称“史上最牛PC”的锋行King,绝不仅仅是高配置这么简单。为了让锋行King更加符合游戏玩家的使用习惯,进一步提升整机的人性化与使用舒适度,联想力邀《魔兽世界》游戏中具有“中国人族皇帝”之称的WE.Sky和 “暗夜精灵之王”Moon参与前期设计,根据玩家苛刻的使用体验进行实用新型改良,使之成为最适合游戏玩家使用的至尊装备。

       首推订单销售模式

       联想消费台式电脑总经理王忠表示,过去联想做的更多的是去提升产品性价比,更多的去加强快速的周转率。但是现在消费者成熟了,有一部分消费者需要精致的电脑,有一部分消费者需要性能高的电脑,这些特殊的市场需求都促使联想必须推出有高附加值的电脑,这也是联想年初提出的价值营销的成功落地。

       联想锋行King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来的。联想发现在消费PC市场中,游戏玩家占据了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在此之前,市场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产品推出,而这次锋行King的面市,其价格和玩家自己组装的成本差不多,将是吸引玩家购买的主要理由。同时,这款机器也是联想试水高端市场做的一次尝试。

       据联想集团副总裁夏立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这款电脑市场定位特殊,联想台式电脑也首次采用了订单生产的销售模式。也就是说,联想待接到用户订单后再生产产品。

       实际上,中国PC市场在经历了一系列同质化与低价的风潮后,豪华与高端台式PC的发展势头却越来越明朗起来。此次联想推出“史上最牛PC”锋行King,不仅表现出联想作为国内PC领导厂商正式进军高端PC市场的决心,其赋予锋行King独特的奥运价值以及邀请电竞大师参与PC设计的大胆尝试,无疑也为国内PC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重要的出路。

       资料找的很幸苦,望加分!

从李晨领跑说起,奥运营销中有何奥秘

        真正重金购票“奥运豪门盛宴”入场券、拥有奥运市场营销权的,全球仅有58家各行业的企业。那么为什么冒出那么多纷纷实施“奥运战略”的企业来?我们有必要厘清这里面“纠缠不清”的奥运与非奥运营销矩阵:

       第一阵容是正统“奥运”行列企业,柯达等11家全球奥运合作伙伴,11家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11家北京奥运会赞助商,15家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22家奥运赞助商。这其中有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同是奥运赞助商,也有袜子、猪肉、皮鞋、家具等等赞助独家赞助商或供应商。以上“奥运”行列企业,按照金字塔式赞助级别,58家企业,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最多的13亿,最少2100万元人民币。

       第二阵容是第一关联性奥运企业。包括周大福、金至尊等奥运商品生产与零售特许企业。虽然他们没有直接的奥运市场营销权益,但是,未来一年里,他们一定绞尽脑汁通过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以“奥运”的“面目”展开市场攻略,提升品牌形象,直接刺激销量上升。事实上,创于广州发展于香港的周大福,已于年初通过媒体发布了其“周大福夺08奥运首饰专营权 分三期生产有关商品”的奥运战略意图。

       第三阵容是第二关联性企业。日前,奥斯克空调高调宣布耗资千万元成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馆,并称未来一年将花费上亿元实施“奥运战略”。事实上,民间资本与国家财力合资建设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已按奥林匹克的市场开发模式开发其市场计划。万家乐、格兰仕、康宝等家电类企业都已签约国家体育场,都曾高调启动其“奥运战略”。

       第四阵容是非奥运企业。与前三大阵容不同的是,他们高姿态区别于奥运赞助企业,比如新飞电器,在北京启动其“非奥运营销”战略,而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三家奥运赞助企业夹攻下的雪花啤酒,干脆把自己号称为“啤酒爱好者合作伙伴”。各大营销杂志的“奥运营销”专题中,不约而同盛赞雪花啤酒非奥运营销初见成效。

       诸如“国家奥体中心指定产品”更多与奥运有着关联性企业不断涌现。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正规机构或非正规机构在法律边缘开发的“奥运市场”计划将继续,“奥运”企业矩阵愈演愈烈。 2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及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华帝股份在京共同宣布:中国第一个奥运社区家庭体育展示活动——“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正式启动。活动涉及全国11个中心城市,经过层层选拔,挑选优秀10个家庭观看北京2008奥运会比赛、开闭幕式。同时,中央电视台作为主办单位之一,26期《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特别节目将在中央体育频道每周三夜间播出。

       3月9日,中国移动启动“中国移动伴你行——奥运家庭游北京”活动,面向全球征集选拔10个“奥运家庭”免费参加奥运之旅。中国银行推出“奥运家庭·圆梦北京”——“中行·奥运家庭”活动。活动将产生36个“深圳奥运助威团”家庭亲临奥运现场。湖南省体育局局长李舜宣布,湖南将于6月初推出“迎奥五环潇湘行”活动。其中,10个决胜“奥运家庭”赴京观看奥运……

       这仅仅是各大奥运赞助商或官方围绕“奥运家庭”概念开展的活动,其实,奥运赞助商青岛啤酒的“我是冠军”、伊利“奥运健康中国行”、 海尔“奥运城市行”,非奥运赞助商蒙牛的“《城市之间》全国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活动”、新飞电器“2008助威团全国选拔赛”等大型奥运营销与非奥运营销活动,同走“全民奥运”、“全民海选”路线,奥运营销同质化现象已经不是一般的严重,花大钱甚至达到“豪赌级别”的营销推广活动效果将接受严峻考验。

       可以断定,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打着“奥运”名头的营销活动将更加眼花缭乱,奥运营销同质化将更加严重,这将大大稀释奥运活动的公众关注度。“如何突围奥运营销困局?”成当下奥运营销将士们不得不深思的命题。

海尔的奥运金牌希望计划体现了哪种营销管理哲学或观念

        第一, 明星效应激活粉丝热情,奥运营销同样需要娱乐化。

       在“跑向里约”活动中,明星的炫目光环打造了强大的领跑效应。在线下活动中,无论田亮、何冲还是李晨,都是以健康、阳光、快乐形象示人的一线明星。与此同时,王千源、张歆艺、蒋劲夫、郑多燕、周琦、孙杨、苏炳添、马龙、易思玲等近百位娱乐和体育明星同时出现在线上活动中,广泛带动粉丝积极投入运动。

       按照活动规则,参与者可以个人身份或组队为喜爱的明星捐献步数,名列前茅者有望赢取往返里约的机票和奥运门票。这给了粉丝们一个前所未有的追星方式。数据显示,目前粉丝总计为明星捐献的步数已多达221亿步,排名第一的王俊凯一个人就获得了惊人的26亿步。

       “跑向里约”将娱乐人群的追星需求集结在一起,以明星效应激发了追星族的跑步热情,这是“粉丝经济”的一次完美呈现。针对基数庞大的娱乐人群所打造的社交环境,使奥运营销的广度得以体现。

       第二, 传统营销方式已经落伍,社交化营销才更自然真实。

       一谈到营销,不少人想到的还是简单的推广和植入,在今天这个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传统的营销推广方式显得生硬和呆板。对于像奥运会这样的综合体育盛事,社交化营销是上佳之选。

把钱投到奥运会上去做营销,到底值不值得

       海尔的奥运金牌希望计划体现了以下几种营销管理哲学或观念:

       1、社会责任观念。奥运金牌希望计划是海尔集团对社会责任的响应,通过推动体育文化、提高民族体育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和回馈。

       2、品牌塑造观念。海尔通过奥运金牌希望计划,旨在利用奥运会这一世界性品牌的影响力,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形象,达到品牌提升和市场拓展的目标。

       3、人才战略观念。海尔奥运金牌希望计划是一项全面的人才战略计划,旨在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有实力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团队和公司共同发展。

       4、创新创意观念。海尔奥运金牌希望计划通过引进创新科技、实行智慧管理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培训和训练效果,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实现创新和效益的双赢。

奥运会的营销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

       明天,里约奥运会即将打响。除了全世界人民都期待的竞技赛场外,另一片战场也已吹响号角、蓄势待发——奥运品牌营销战。

       奥运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4年一度的世界级赛事,各大品牌争相在奥运会上砸以重金,只为在全世界人民眼前崭露头角。营销界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的知名度可以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则可以提高3%。奥运会是企业品牌绝不能错过的“黄金营销期”。

       但赞助奥运会毕竟是个砸钱的买卖,真金白银要砸在哪里,是一门学问。中国太极功夫讲求“借力打力”。细数奥运营销史,不难发现一个通透的逻辑:赞助了奥运会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能不能火,看你怎么玩。

       成功案例:阿迪达斯的病毒式营销

       阿姆斯特丹奥运会,阿迪达斯通过游说奥组会,成功让几乎所有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它的鞋子,完成了第一次病毒式入侵。

       柏林奥运会,阿迪找到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并努力建议他在比赛中使用阿迪达斯钉鞋。最后,他穿着阿迪达斯的钉鞋连夺四枚奥运金牌,阿迪达斯名扬五大洲。

       北京奥运会,阿迪达斯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病毒式营销活动,除了空前的财力物力投入,它把10万奥运志愿者都变成了自己的品牌代言人。这一次阿迪达斯打败了在中国的老对手耐克。

       点评:在所有的奥运赞助商里,阿迪达斯创造了两个之最:赞助了最多的运动员和最多的运动队。这家老牌就像病毒一样融入每一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失败案例:被奥运拉锯战拖垮的宏碁

       2009年,宏碁接替联想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的TOP赞助商。但作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的费用非常昂贵,宏碁为此支付的钱可能超过8000万美元。

       但奥运营销拼的是长线,赞助费只是搭起了台子。意外的是,宏碁在2011年出现历史上的首次巨亏,若要想维持2012年盈利,宏碁不得不缩减开支,因此,在本该花钱大力营销的奥运会之年只能悄然失声。

       而为了免于深陷“烧钱”泥潭,宏碁只能眼看着为“TOP赞助商”资格扔出的几千万美元“打水漂儿”。

       点评:奥运营销“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一直都有,奥运营销也包含多个层次。能拿下奥运会的赞助机会是本事,但能否打好这场持久战也需要品牌足够的底蕴。

       成功案例:Speedo——“鲨鱼皮”必须穿到“鲨鱼”身上

       Speedo是一家规模并不大但以生产游泳衣见长的公司。Speedo以游泳比赛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旗下签约了菲尔普斯、哈克特和索普等泳坛顶级巨星。

       Speedo的第一次世界亮相始于悉尼奥运会。当时,Speedo发布了名为“快速皮肤”的第一代“鲨鱼皮”。这届奥运会上,有83%的选手身穿“鲨鱼皮”,其形象代言人索普夺得3金2银,可谓风光无限。

       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少有50个国家队是身穿“鲨鱼皮第四代”参加奥运比赛的,而且94%的冠军得主穿的都是它。在没有任何广告、促销的推动下,借助菲尔普斯首夺8金和世界纪录频频被破的轰动效应,Speedo迅速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点评:Speedo的成功源于专注和择优。如果说阿迪达斯是全范围铺开,那Speedo则更专注,覆盖自己更擅长的细分领域——游泳项目,并择取了更优质的代言人——索普、菲尔普斯。

       失败案例:天价压龙服,安踏失意伦敦

       伦敦奥运会,安踏出资12亿押宝中国“冠军龙服”。但在奥运期间,其营销力度却被认为乏善可陈。

       首先,毫无新意的赞助,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赞助,所以安踏不想落于下风。

       其次,安踏一直强调中国领奖服,但是龙服对消费者而言却没有太多的意义。安踏的品牌精神和奥运精神没有产生共鸣和有效传达给消费者。

       最后,虽然中国体育代表团每次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要穿上安踏的龙服上台领奖,但是其时间有些短暂,难以形成深刻印象。反而让赞助夺得金牌的体育项目的竞争对手抢夺了风头。比如李宁一直坚持“金牌队策略”不变,据统计,李宁赞助的5支队伍共夺得了21块金牌,占中国队金牌总数的一半以上。

       点评:企业如果只把赞助奥运当成一个在国际舞台表现的机会,缺乏通盘考虑是无法得到理想回报的。

       成功案例:Google不花钱也能秀

       Google是别出心裁的一位奥运会玩家,既不是TOP合作伙伴,也从来没有赞助过奥运会。但Google的奥运烙印刻在了无数网民的心里。

       Google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每逢重要的日子,Google都会推出应景的纪念Logo,这样的传统俨然已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

       悉尼奥运会期间,Google开始崭露头角,主页的企业logo上多了一只举着火炬的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整个logo形象非常契合悉尼奥运会的主题。4年后的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Google在logo创意中巧妙融入了这个地中海文明古国的传统元素。

       北京奥运会,Google按惯例陆续推出了由五个福娃打头阵的奥运会系列logo图标。这次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十二生肖的运动奥运logo,每个运动项目都找最不可能完成的动物来实现,展现了Google设计师们的国际水平。

       点评:剑走偏锋却又无处不在是Google的战术,就算不砸重金也能钻到每一个空子。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营销出最好的效果,这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事实上,奥运会这艘大船不是品牌上了就能顺利随之远航的。奥运会的商业环境已然越来越复杂,传统媒体的衰落,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流动更快,奥运会的玩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品牌如何在这之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展现自身的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中国的品牌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也一直为人诟病——创意不足,挥金如土。此次里约奥运会如期而至,中国品牌也派出了“梦之队”出征里约,这一次中国品牌能展现怎样的实力,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看点。

       附:部分参与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品牌

       361度、华江零距离参与里约奥运会。361度将提供全部奥运会、残奥会和测试赛的志愿者、技术人员以及火炬接力人员的服装;华江参与里约奥运会设施的建造。

       格力中标多座为迎接奥运会而兴建的酒店、机场改造等配套项目。

       伊利邀请宁泽涛代言,并以1.75亿拿下央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骄傲》独家庆贺”;

       蒙牛发起“牛到里约”话题影响,签约国家游泳队;

       光明携手中国女排助力奥运,并在央视招标会上,光明获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奖牌榜》”独家冠名权;

       锐澳的旗下的两位代言人杨洋和郭采洁成为本届奥运会火炬手受邀前往希腊参与奥运圣火的传递。而锐澳的英文“RIO”与里约热内卢的缩写“RIO”相同,锐澳也是借势营销;

       李宁正式发布了为中国国家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和跳水四支队伍打造的全新2016奥运比赛装备;

       匹克体育赞助的奥运代表团将扩大到10支,分别是新西兰、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塞浦路斯、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奥运代表团。

       奥运会的营销收入来源主要有五部分:全球电视转播费、国内赞助商收入、全球赞助商收入、门票和奥运衍生品、许可证等。

       转播权销售收入:出售转播权是奥运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国际奥委会要收取转播权收入的49%。美国电视台NBC 从1988年起就在全美独家转播奥运会;为了转播北京奥运会,NBC 向国际奥委会支付了8.94亿美元的费用,而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转播权已经上涨到了11.8亿美元。

       商业赞助收入 :大到全球范围的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小到官方供应商。每种类型的赞助商都会有不同的条款限制,与奥运相关的 Logo,名称、图标等可以用在广告、服装、App 和 Twitter 上。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TOP)是奥运会赞助商的最高标准,在奥运会期间大约会花费2亿美元。

       门票收入: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售出约800万张门票,门票收入达4.2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5%;2000 年悉尼奥运会门票收入高达6.1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1.78%。

       城市红利“奥运遗产”:这部分无形资产或许才是各大城市争破头要申办奥运会的原因。

       首先,可以借奥运契机,整治城市环境和布局,改善基础设施,更新城市中原有的落后地带;其次,采用新理念和新技术来建设场馆,并通过奥运会的国际性大舞台加以推广;第三,借助城市开发和奥运旅游;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借助奥运会的大舞台来宣传本国文化、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展现综合实力。而以上种种,都是之后各种商机接踵而至的前提。

       这方面表现最优秀的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被认为是明显地加速了西班牙的经济复苏。这届奥运会只投资73亿美元,就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亿美元的效益,对于西班牙全国的拉动更是难以估计。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奥运营销”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